弘扬宪法精神,共建法治校园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1/12/1 00:00:00 来源: 访问量:()
2021年11月30日外国语学院21级全体同学于文汇楼C116、C117教室进行了以“弘扬宪法精神,共建法治校园。”为主题的政治学习,由学生干部张淼苗、张嘉仪两位同学主持和领学。
宪法,是国家的根本法,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,是保持国家统一、民族团结、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。宪法如此重要,但我们平常听到更多的却是刑法、民法之类的法律,那么宪法到底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吗?
首先从宪法的发展历史学起,1898年,中国戊戌变法时,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清廷制定宪法。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以1889年《大日本帝国宪法》为蓝本的《钦定宪法大纲》,从此“宪法”一词在中国就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专用词。
然后学习我国的宪法发展历史,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,被称为五四宪法。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。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《共同纲领》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。我国当前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,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的八二宪法。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的需要,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的修改,既保持了宪法的连续性、稳定性、权威性,又推动了宪法的与时俱进。同时,宪法修改贯彻了科学立法、民主立法、依法立法的精神和原则,履行了法定程序。现行宪法在1993年,1999年,2004年,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又几经修正,与时俱进、解决国家面临的具体问题和迫切需要。
之后又从宪法与我们的关系切入,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,我们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有着独立的人格权的“人”;到适学年龄,我们也要到学校去接受义务教育;18岁成人了,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。同时,作为成年人的我们,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;毕业工作了,宪法保护劳动者权益;当我们结婚成家,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结婚对象,开启幸福的婚姻生活;当我们退休了,有了宪法的保障,不必担忧退休生活。所以说,宪法伴随着我们的一生,与我们息息相关。同时世上没有没有权利的义务,也没有没有义务的权利。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。宪法在保护着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积极维护宪法尊严。
最后学习宪法和校园的关系,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,更是学习做人的地方。我们应该积极加强自身修养,努力了解法律,尊重法律,敬畏法律。做一个守法,知法,用法的人,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可以欣欣向荣。我们相信,在学校和全体学生共同努力下,我们学校一定会成为一个法治的学校,让法治之花在校园绽放!